智能制造研究所 |
浏览:1270次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29日 |
研究所简介: 智能制造研究所以先进控制理论、检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机器学习、数字化设计仿真、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综合技术为特色,应用传统和先进各种电气硬件和软件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开发智能制造系统的工程化应用领域。业务范围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以传统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改造实现“机器换人”的目标,例如实现某个环节的自动化生产或自动化检测的改造、设计及开发; ●生产过程中的参数(例如温度、压力、速度等)的自动控制; ●生产过程的各类数据自动获取、存储及大数据分析并实现工艺优化; ●数据采集传输、信息处理、生产过程监测和控制系统的智能化; ●采用先进检测手段(例如超声、涡流和红外检测)和数据分析处理方式实现产品质量控制; ●利用机器视觉检测实现产品品控,并利用智能算法与大数据分析实现产品加工工艺优化,以及产品数据信息的各类应用; ●智能飞行技术服务:例如航测、危险作业、高空作业等。 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7名,其中博士3人,硕士4人,理论与实践能力覆盖全面,互为补充,为项目承接及完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主持和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重点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省杰出青年项目,省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教育厅项目,省科技厅公益项目及横向项目等20余项,衢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10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和市科技进步奖一项。建立衢州市博士工作站1个。第一作者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7篇,获衢州市自然科学论文奖2项。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已转化),实用新型专利11项。副主编出版教材4部,参编著作3部。SCI源期刊《optimization methods & software》与《The Ope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ournal》长期审稿人。 研究所成员简介 郁炜:博士,副教授,浙江工业大学机械电子专业 研究方向:自动检测及控制、超精密加工技术及检测控制、产品缺陷的检测技术 手机:13957036019 Email:yw0617@126.com 任胜乐:教授,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研究方向: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智能制造 手机:13329414010 Email:renshengle@163.com 陈勇:副教授,硕士,浙江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研究方向:自动控制技术,电源技术 手机:15167057155 Email:cy19898@126.com 张亚龙: 男,博士,日本国立福井大学,智能信息系统专业 研究方向:计算智能算法理论与大数据分析 实景建模与三维信息处理等 手机:15167058912 Email:yalong-2008@hotmail.com 叶文通:男,1975.08,副教授, 研究方向:电气与控制技术 邮箱ywt@qzc.edu.cn 手机:13957002622 朱秋琴: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智能仪器仪表 手机:13587004259 Email:786817750@qq.com 朱莉:实验师 研究方向:信号处理 手机:18957039675 Email:1829928982@qq.com 最具代表性科研成果一: 项目类别:涉企横向项目 项目名称:中频炉智能温度控制系统 项目负责人:郁炜 项目编号(合同编号):004319006 项目简介:套圈作为轴承三大组成部件之一,主要承载和传递外力及其运动,因此它的内部组织、强度、塑性、冲击韧性等多种机械性能至关重要。锻造过程是改善提高其内部组织和性能的重要环节,而锻造与棒料温度休戚相关,超出设定温度(1050-1150度)则为废料,如果温度控制在30度范围内则可以大大提高后续工序的良品率。本装置首先改变依赖人工观测和判断的问题,采用PLC作为控制核心的闭环控制方案,通过设定最佳的锻造温度作为给定值,实时将红外探头的测温信号与之比较,由PLC及时给出判断结果,从而实时调节中频炉的输出功率,保证始终处于最佳锻造温度范围内;其次,采用了触摸屏的人机交互模式,可以适应现在企业每条加工线多种型号共用的现状,通过提前设置,方便操作人员选择变更,对操作人员的人数和要求都明显降低;第三,合理设置一些传感器,取出生产线上的相关参数送入PLC,可实现自动上料、自动故障判断报警,自动调节等功能,起到安全节省人力的作用。根据企业需求还可以进行功能升级更新。已经在轴承锻造企业使用,控温效果得到企业肯定。 项目知识产权:(专利、代表性论文、获奖) 1.申请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授权软件著作2件,外观专利1件; 项目相关照片: 最具代表性科研成果二: 项目类别: 涉企横向项目 项目名称: 船用弯管成形机理及最优工艺参数智能预测 成果简介 采用理论分析、有限元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船用弯管成形机理及最优工艺参数进行预测。基于塑性变形理论建立船用弯管绕弯过程的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管子几何参数(内径、外径、相对弯曲半径、相对壁厚)、材料物性参数、工艺参数(弯矩、弯曲速度、助推力、摩擦系数、弯曲角)和模具槽型对管子成形质量、回弹及伸长的影响规律;可利用神经网络建立工艺参数智能预测模型,对弯管加工工艺参数(弯矩、弯曲速度、助推力)进行最优化预测。 图1弯管成形数值模拟模型 图2管截面应变切片图 最具代表性科研成果三: 项目类别:衢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高压变频器在同步电动机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负责人:郁炜 项目编号(合同编号):20071025 项目简介:该项目是属自动化技术领域中高效节能研究方向的课题。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针对高压大功率变频器在6KV、10KV高压同步电动机上应用不稳定的现状,尤其在起动和整步环节易失败,影响生产的问题。项目从高压变频器的结构、原理,高压同步电动机的原理、运行特性入手,以浙江晋巨化工有限公司变频节能改造设备为研究对象,旨在解决6KV、10KV高压同步电动机变频调速过程中影响实际应用的关键技术,使其变频改造能够应用于实际生产,从而实现6kV、10kV高压同步电动机的节能降耗。 项目知识产权:(代表性论文、获奖) 1.发表论文2篇; 2.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3.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浙江晋巨化工有限公司变频节能改造设备开发中。 项目相关照片: |